中國人才總量2億人,超過了很多西方發達國家的人口總和,達到美國人口總量的一半。到2025年我國人才總量將超過美國的人口總量。
首先,中國人才分布不均衡。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以占全國5.87%的土地,集中了將近40%的人才,人才密度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以大、中城市為載體的人才密集區以占全國11.67%的土地面積,集中了全國65%的人才。西部和東北等人才稀疏區僅擁有全國5%~6%左右的人才?梢,我國人才主要集中于一、二線城市和省會城市,三大城市群是我國的人才高地和智力密集區。
再次,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人才核心區之中,長三角人才數量是最高的。全國近20%的人才集中在長江三角洲,遠高于京津冀的12%左右和珠三角的7%上下?梢,長三角已經成為中國的人才高地和人才集聚的樞紐。
人才遷移呈現出“孔雀東南飛”格局依然較為明顯。中西部地區遷出、東部地區遷入趨勢明顯,其中,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是最大的人才流入地,而東三省、四川、河南等省份是較大的人才流出地。與此同時,人才分布與遷移具有很強的空間溢出效應。通過人才集聚的標準差橢圓分析,人才空間分布基本上與中國人口分布相適應,長三角和珠三角是“高高”聚集明顯,也就是空間溢出效應較強的地區。
在長三角的城市中,上海人才總量當然是第一,然后是南京、杭州、蘇州。值得注意的是合肥,近幾年無論人口還是人才數量都在顯著增長。
對此有專家建議,應該將上海打造成為全球人才培育、養成、發現、集散、流轉和配置的全球新高地,打造“東方波士頓”。
波士頓擁有超過100所大學,超25萬名大學生。世界大學排名第1的哈佛大學、排名第2的麻省理工學院,皆在波士頓大都會區!懊绹诺洹钡拿雷u名副其實,美國有句諺語“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堅”。
此外,波士頓還是一個全球人才“洋流”的樞紐。每年8、9月份,全世界約有30萬各類高端人才從世界各地去波士頓訪學、留學深造,其中僅僅哈佛大學一所大學每年8月份就新聘3000多人,有幾萬人前去留學和訪學。
人才的流動、交流很重要,長三角可以嘗試率先取消人才的事業單位制和行政單元制,降學費、降門檻,加強產教融合,建設數字化、智慧化、共享化的學習基礎設施,擴大研究生、博士生的招生數量。人才強國,未來地區和國家競爭終究是人才的競爭,長三角已經具備良好的基礎,應該繼續擴大延伸長這一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