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員工薪酬高,早已聲名在外。但相比近兩年深圳樓市的漲幅,華為的加薪幅度根本不值一提。去年“深圳高房價逼走華為”曾引發諸多爭議,雖然華為對此予以否認,掌門人任正非公開炮轟高房價卻是不爭的事實。
作為此輪上漲周期領跑的城市,深圳房價一路狂飆。2014年深圳新房均價每平米僅2萬出頭,目前已飆至每平米逾5.5萬,而好地段房子的價格遠高于上述均價。
實際上,即使在華為內部,也存在明顯的貧富差距。高薪的老一代員工多已成功置業,但新一代員工卻在高昂的房價前苦苦掙扎。有華為員工抱怨,房價漲得太瘋了,工作十年在深圳也買不起房。
華為工資有多高?
我們先來看看華為員工的薪酬,究竟有多高。
華為的工資結構,主要由基本工資+年終獎+分紅組成。如果常駐海外條件惡劣的國家,還有艱苦補助和離家補助,補助的具體標準,因國家的艱苦級別而不同。比如肯尼亞,目前每天的艱苦補助約為70美元/天,而每個月的離家補助稅后約9000元人民幣。
華為員工是按級別來算薪酬,應屆畢業生剛進華為都是13級,每一級又分ABC三個小等級,正常情況下是每一年升一小級。目前,在華為內部系統可公開查詢到別人的最高級別是22級,23級以上則屬于級別非常高的boss,在系統上查不到。
與BAT相比,華為的基本工資不算高。如今剛畢業的本科生基本工資約1萬,研究生1.2萬,工作七八年的員工也就兩萬多。收入差距主要體現在股票分紅,其次是獎金,但新員工三年以內一股都分不到。實際上,2010年后進入華為的員工股票分的都很少。
華為每年按考評(分AB+BC)計算年終獎,考評越高,年終獎越多,得C的員工很可能被淘汰。
從今年開始,13級員工每個月增加3000元月度獎金(與考勤相關),14級每個月則增加4000元月度獎金。年度獎金計算也更簡單化:A 即4個月工資,B+ 即3個月工資,B 即2個月工資,以此類推。公司的人力導向是,3個人拿4個人的工資,干5個人的活。
華為每年都會給員工漲工資,基本工資平均漲幅在20%左右。年終獎漲幅不固定,與公司整體利潤、部門總營收和利潤相關,每人的年終獎會因考評不同而存在較大差異。
目前,夫妻倆一年稅后賺100萬沒問題。即便是這樣的高薪,由于家里養了三個孩子,留在深圳也讓趙玲望而卻步。趙玲考慮到在深圳生活成本太高,決定回東北安家,去年9月她在沈陽最好地段買了套學區房。
趙玲坦言,在經濟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華為給的錢真不少,但也把人“虐得夠慘”。目前,趙玲又要工作又要帶孩子,有些力不從心,感覺跟不上公司的快節奏,這份工作對她而言“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以她和老公現在的資產情況,回到沈陽找個相對穩定的工作,日子可以過得很滋潤。但夫妻兩人手頭還有些余錢,卻找不到好的投資渠道,在錢會貶值的擔憂下,還是把在深圳貸款買房提上了日程。
“真后悔早幾年沒在深圳買房。打算為了孩子再逼自己一次,背個幾百萬房貸!壁w玲說。
▲ 困惑:那些搶房的都是什么人?
李超,30歲,入職華為5年
李超研究生畢業后加入華為,2012年被外派到非洲。盡管他還沒成家,但這幾年他一直想在深圳買套房子。無奈的是,他每次回國休假都只有短短的兩三周時間,在深圳停留的時間也就一兩天,根本沒時間去看房。
2015年初李超回國休假,這次在深圳停留的時間比較長。他去看了幾個樓盤,發現房價比半年前漲了一些,猶猶豫豫中,他最終沒有選擇出手。
李超返回非洲后,從國內的新聞中獲知,深圳的房價漲瘋了,但他在國外感受不到搶房的氛圍,也就沒太緊張。李超盼著深圳房價回調,但尷尬的是,一直到現在,深圳房價也沒有出現明顯下降。
因為在非洲工作補貼比較高,李超月薪已過4萬。但他很快要回國了,少了海外補貼,李超的收入會降一截!百I一套400萬左右的房子,首付3成我還是付得起的,但貸款280萬,月供壓力太大了!
讓李超想不透的是,那些搶房的都是什么人?個個高薪嗎?連相對高薪的華為人買房都感到吃力,還有哪家企業的員工買房會感到輕松?
▲ 糾結:不甘心回老家,苦等房價下跌
張康,28歲,入職華為6年
2011年張康如愿以償進入華為工作,雖然平時經常加班,工作強度大,但對比同行業,他認為華為給予的薪酬是最高的。
這幾年他的績效不錯,工資每年增長約20%,最多的一年加薪加了50%。即便如此,想憑一己之力買房也非常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