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陳昌鳳,在第二屆財經中國V論壇上致辭。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5日電 7月5日,由中國新聞社財經新媒體中新經緯主辦的第二屆“財經中國V論壇:金融安全與創新”在北京舉行。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陳昌鳳在論壇上表示,2017年福布斯30歲以下的精英有11位來自于清華,其中3位出自新聞學院。
陳昌鳳還談到《東方時空》和《焦點訪談》等節目的由來,其來源于中新社創造的新聞體——中新體。中央電視臺當年的臺長楊先生曾經要求過央視形成中新體,最終形成了電視版的中新體,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東方時空》和《焦點訪談》。
陳昌鳳致辭原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歡迎各位蒞臨清華大學,在此我代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熱烈歡迎各位的光臨。
財經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命脈,關系到國家的實力和人民的福祉,今天與會的都是相關領域的精英和資深專家,相信今天的研討會會對中國財經的健康發展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今天會議的主辦方,中國新聞社,在座的各位媒體人都非常熟悉,它是中國最重要的新聞媒體之一,是溝通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渠道。中新社創造的新聞體,中新體,影響過中國新聞體態的變革和新聞事業的變革,中央電視臺當年的臺長楊先生曾經要求過央視形成中新體,最終形成了電視版的中新體,這些就是大家熟悉的《東方時空》和《焦點訪談》,可以看出中新社在整個中國當代新聞傳播事業中的重要影響和地位。中新經緯近年異軍突起,財經報道影響也非常深遠,在此向中新經緯今天主辦會議表示祝賀。
非常簡要介紹一下今天的參與方,清華新聞與傳播學院,學院成立于2002年,今年剛好15年,首任院長是人民日報原總編輯范敬宜先生,現任院長是國家新聞出版署的原署長,全國人大教課文委委員,擁有一流的師資力量,形成了具有國際視野,適應中國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理念和培養模式,培養出的優秀的學生,目前進入了主流新聞與傳播類崗位的清華的新聞學院可以說占全國新聞學院之首。2017年,福布斯30歲以下的精英有11位來自于清華,其中3位出自我們新聞學院,也可以說除了培養主流的新聞與傳播人才,我們也培養了重要的創新型人才。
今天是財經論壇,在此特別隆重介紹清華全球財經新聞英文碩士項目。項目創辦十年來已招收六十多個國家的留學生,向世界輸送了支華派的傳播人才,這個項目培養的學生既懂財經,又懂中國,在入職后能夠更加客觀的介紹中國的經濟現狀和發展,為中國經濟的報道和傳播助力。
項目的負責人是杭敏教授,她自己就是一位既懂財經,又懂新聞的教授。項目目前擁有彭博新聞社,世界最大的新聞實驗室終端。彭博在世界范圍內資助了兩個新聞學院,一個在美國是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一個在中國,是清華的新聞與傳播學院。全球財經新聞項目合作方還包括國內主流媒體和國際記者協會,彭博新聞社和其他的組織和機構。項目聘請了國內業界的專家學者,以及國際學界業界的老師來上課,比如說商業周刊駐白宮的首席記者,比如說幾所大學的財經新聞項目的主任等等。美國的幾所大學的財經新聞的項目主任,來自國內主流媒體的包括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南方日報社等等很多有影響力,有實戰經驗的從業者也被邀請前來為全球財經新聞項目這個專業平臺的學生來授課。
希望今天的會議,能夠幫助我們的全球財經新聞項目獲得更多的師資等方面的資源。
最后,祝愿今天的會議圓滿成功,謝謝各位。(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